有这么一辆防空导弹发射车,它的能力相当惊人配资平台官网配资,一次性能携带96枚防空导弹呢!要是把全球各种同类型的装备拉出来比一比,这个数字绝对是独一份儿,找不到第二个。很多人这次看到这辆车的照片后,都惊讶得合不拢嘴。就连国外的军事观察家,特别是美国的那些媒体,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。毕竟,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,都没有一辆车能装这么多防空导弹的。
特别是现在,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这么长时间,战场上各种无人机、巡飞弹就像蝗虫一样满天飞,肆意地攻击着地面目标。所以,很多人都非常关心,这种强大的防空火力能不能给地面上的车辆、重要设施等提供有效的保护,就像撑起一把针对性的保护伞一样。
其实啊,这种武器系统可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家眼前了。它的出口型号FK3000,早在2022年就在珠海航展6号厅的东南侧展出过。而且,那次展出可不是只摆了一辆主车就完事儿了。一辆FK3000主车还能搭配好几辆小车呢。每辆小车又能再携带24枚导弹。主车配备的是长弹,小车配备的是短弹,它们的射程也有所区别。不过,不管是长弹还是短弹,都是专门设计出来,在几公里范围内拦截无人机和各种弹药的微型防空导弹。
说到导弹的制导体制,当时航天科工的工作人员介绍说,FK3000采用的是指令制导体制,依靠相控阵雷达来实现多目标的拦截。而且,他们还提到,以后有可能会改用热成像导引头。要是真换了热成像导引头,那可就厉害了,能大大提高拦截目标的数量,还能消除火力通道的限制。不过,这次展示的自用版,到底用的是热成像制导还是指令制导,目前还不清楚。
咱们再来说说时间线。俄乌冲突是在2022年2月打响的,而FK3000是在2022年11月展出的。要知道,一种装备的研制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,往往需要好几年的时间。这就说明,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的若干年,航天科工就已经未雨绸缪,开始为防御大量无人机、巡飞弹做准备了。这种眼光和远见,不得不让人佩服,这就是咱们所说的前瞻性。
那为什么航天科工会有这种前瞻性呢?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。他们一直持续关注着国外的一些军事动态,比如叙利亚内战、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冲突中无人机的使用情况,还有国外“弹簧刀”这类巡飞弹的研制和装备进展。另外,他们对国外40毫米口径微型导弹的设计思路也很感兴趣。
通过对这些情况的长期跟踪和分析,他们对作战样式的变化有了预判,对新型威胁也有了评估。而且,他们还能根据评估的结论,迅速利用手上成熟的技术,把产品快速研发出来。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呢?这就是实现了技术牵引和需求牵引共同发挥作用的双牵引机制。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在军工科研方面只能做到需求牵引这种单牵引机制。这就导致咱们往往是跟着别人的步伐走,尽可能地去适应战场规律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咱们已经能做到双牵引了。这意味着什么呢?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有能力塑造新的战场规则,引领战争规律的发展了。这可是一个巨大的飞跃,标志着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万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